迁西板栗怎么就这么好

迁西板栗栽培源远流长,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诗经》、《战国策》、《左传》、《论语》、《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古代书籍中多有记载。

苏秦说燕:《战国策》记载,苏秦游说燕文侯时说: “燕国……南有碑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汉代的《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千户侯等。”这里的“北”和“燕”,即包括今迁西一带,说明这里很早就是板栗的著名产地,靠板栗生产比较富庶。

mmexport1442222462696.jpg

陆矶赞栗:三国时期吴郡人陆玑在其著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说“栗,五方皆有,惟渔阳范阳生者甜美味长,他方不及也。”即今迁西县及周边燕山一代。

4f632000a3124a1384a9e2caca6611e4.jpg

唐王扫北: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因路途遥远,粮草不济,恰滦河两岸板栗成熟,遂下令军士蒸栗为食,借以饱腹。于是士气大振,大败敌兵盖素文。今迁西县境内仍有救驾岭等唐王遗迹及传说。《金史·地理志》蓟州产栗,今山中所树落实颇丰。当时的“蓟镇”指今迁西三屯营。

IMG_6465.jpg

明诏植栗:明洪武年间,大将军徐达修筑喜峰口、铁门关沿线长城,采摘板栗献给朱元璋。皇帝得知当地以栗富足,遂诏告天下“广植枣栗,以备欠年”。

ade9875fe5a74edd820433da54255b6d557090.jpg

清朝贡品:康熙28年冬10月,清康熙皇帝于滦河北九山(今迁西县五虎山)狩猎,得五虎。席间,有人送上炒栗,康熙食后大悦,命“年年贡之!”

16紫玉 珍珠.jpg

日商来访:1910年起,迁西板栗经滦河水运,转天津出口日本。民国《迁安县志》记载:“邑境产量最富,行销最远,为邑产大宗”。1943年12月,时任甘栗太郎本号的进货主管柴源一郎(原甘栗太郎会长),曾骑驴深入到迁西一带组织货源。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建晨网站建设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