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庄粉条
我们的品牌是滦河船村粉条。
说起红薯粉条,可有历史了!
相传三百年前就有人将本地盛产的口味甘甜的红薯打成淀粉,精加工成红薯粉条,做出丰富美味的佳肴,这一传统工艺就这样在民间流传了下来,至于是谁发明的史料没有记载,就无人知晓了,应该是所有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吧!
纯正的红薯粉条不仅亮泽、柔韧,而且入口爽滑,劲道。粉条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可以同各种蔬菜、鱼、禽、蛋类等搭配,可烹调出中西式的家常菜和宴席佳肴,春夏秋冬皆可食用,可以凉拌,热炒,炖煮,油炸,是家庭饮食必备之佳品。
咱家的粉条吃起来更是让人难忘的口齿留香。
记得听爷爷说过,他小时候就是看着他的爷爷在不停的忙碌着漏粉中渐渐地长大,就这样一代一代的漏粉师傅诞生了!到了父亲这一代,粉条不仅仅是满足自家餐桌了,他们经常赶着驴车去集市上卖一些零钱填补家用。
记忆里,每年一入冬,家里就忙着打淀粉,做粉坨,经过晾晒,把粉坨打碎,漏粉工程才要刚刚开始,只见师傅们各就各位,个个跃跃欲试,首先是将干淀粉放在特大的盆里,打欠、和面,这道工序相当关键,如果欠打不好就趴盆了,趴盆是漏不出来粉条的。欠软了硬了都会影响粉条的口感和色泽。漏粉的工具是秋季里长成熟的而且特圆的葫芦,制成瓢,需要好几道工序,需要把葫芦上屉蒸半熟,接下来去仔去瓤,备干,然后用小刀子刻出圆孔和长方形孔,话说高手在民间嘛!
那么圆孔漏出来的粉条是圆形的粉丝,长方孔漏出来的是宽粉,分中宽和大宽的分片,漏粉的师傅需要有足够的臂力,左手端瓢,右手半握拳,大拇指下方的掌位用力敲击瓢沿儿,粉浆顺流而下,落入滚开的热水中,粉条在锅中翻滚着,跳跃着,仿佛在庆祝着自己的诞生,这时候就需要倒粉的师傅了,他们早就准备好了,柔韧的粉丝在他们的手中一根根一缕缕,温顺整齐的成了排,被一根根规格的木杆撑起,粉条的长度是由捣粉师傅来决定的,跑杆师傅接过两杆整齐的粉条,放在事先搭好的蓬架上,几盆粉浆漏完就晚上了,把粉杆都要蒙好,晚上等着冻成型,早上起来,再把一杆杆单晾在铁丝架上,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巧娘们就把冻成型的粉搓开了,这样粉条才成粉条啊!好不容易呢!经过两道三天的晾晒,粉条八成干的时候就捆成捆再阴干了。
由于粉条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吃起来才美味可口。粉条市场,自90年代开始,就变成了一个参差不齐,良莠混杂的行业,一些不法商贩利用掺杂木薯粉 甚至是明胶来生产劣质粉条,堂而皇之的走上了我们的餐桌,让无数人在不知不觉中深受其害。
基于对社会的负责和对得起良心的理念,祖辈的事业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就要继承和发扬,绝不能做昧良心的食品。
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粉条作坊。在开始,选择红薯的优良品质上下了功夫,包括粉条制作过程中的几十道工序,我们都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掺假作假。树立百年形象,百年品质。并于2013年成立了船庄甘薯专业合作社。
好吃的粉条,一是要求材料纯正;二是要求工艺精湛。而现代化的机械作业很难做出手手相传的纯手工工艺品质,所以我们一直坚持手工制作流程,聘用的都是有多年经验的老手艺人,严格按照传统工艺进行粉条加工。
目前,我们的粉条历经风雨数载,终于在迁西竖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为迁西的土特产市场增加了一项知名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称道与喜爱,逐渐成为本地市场上与板栗、核桃、栗蘑、安梨齐名的第五大特产。
这一传统工艺一做就是百年,父亲今年已余古稀之年,依然乐此不疲,热衷于粉条事业的发展。自2005年我们将粉条打包销售至今,深得广大吃友们的青睐,京津冀市场供不应求。
我们将继续努力,把滦河船村的粉条做到更好!愿我们的纯绿色粉条带给更多人健康,更多丰富餐桌上的美味。
船庄粉条,口感爽滑,回锅不烂,传承百年工艺。
本单位秉着做良心食品为准则,多年来不改初衷,口碑相传,目前已是京津冀市场追捧的纯天然无添加的美味食品。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是您节日馈赠亲朋的最佳选择!
未来的市场需要创新,我们将努力探求发展,做成小包装,精包装满足不同需求。
船庄甘薯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并注册商标“滦河船村”。包装散装皆有。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