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江:30年践行群众路线 “十一个支架”初衷不改
30年村支部书记,每一届都得到党员和村民的认可,这种信任的背后是三十年扎根山村、扎扎实实的为民服务,讲实话、办实事是本村百姓对他的客观评价,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当年的入党誓言。
年过6旬、心脏放着十一个支架,心中只有百姓的脱贫“致富”文章。
20世纪1980年初,从部队退役回来就承担起本村的村主任、书记,面对一穷二白、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凭着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顽强精神,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村改变成为一直保持至今的省、市、县级的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迁西县改水改厕第一村。李春江本人被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评为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迁西县第七届“爱岗敬业、道德模范”。
李家窝子村位于大黑汀水库上游,全村现有80户,318口人,原有耕地220亩,被水库征占后仅剩72亩,有山场2200亩。面对全村几百张嘴、几百双期盼的眼睛,李春江心急如焚,积极想办法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带领全村百姓,克服重重困难和艰难险阻绿化了全部荒山,开挖了围山转450亩,栽植果树6万余株,全部配套了上水工程,如今都已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今当你漫步在李家窝子村看到的是整洁的水泥路,一排排崭新的庭院,海蓝色的街墙,壮观的滦河文化展示墙,列兵一样的路灯,各种健身器材整齐完备,自来水、卫生厕所全村普及。健身、绿地广场上一张张欢快的笑脸折射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满意度。目前走进李家窝子村还有一道靓丽风景,那就是全村满大街的四十三辆各类家庭轿车。
党的十九大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县委县政府明确十三五规划当中双城同建,建设三个迁西,全面开发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把“三个迁西”的宏伟目标落实到实处,推进“三农”工作的发展。2015年3月,在县政府主管县长和市、县移民办的帮助下,由李春江牵头,建起迁西县移民绢花厂。此项目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少见效快,没有技术含量,为全县广大农村妇女和移民村的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办厂三年来,每年带动上千人、最高达到三千人参与其中,创造了几百万元的经济收入,为本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增长点。
企业通过三年的生产实践已基本掌握了生产工序,加工流程,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信息,新年伊始,将增上机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让企业真正形成一个产业,解决更多的闲散人员就业增收。
孜孜以求——干每一件事都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
李家窝子有库区水面400余亩,另有经过省国土资源局批准开发的复垦土地172亩。这片珍贵的水面开发利用价值极高,历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前来调研工作都有明确的指示,要立足长远,站位要高,把这片迁西独有的自然景观利用好,创造价值最大化,迁西全域旅游已把此地纳入其规划之中,相信用不了几年此处将是美丽的迁西又一个景观,目前库区边上的月亮湾码头已见雏形,为旅游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172亩土地,每年创造二十余万元。从2004年以来,所有的收入年终都分给全体村民,如果此处这片成片的土地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创造出的价值可想而知。到那时村民的幸福生活指数将有几倍的提升。这片土地目前不是基本农田,所有权是村集体统管,便于开发利用。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老共产党员、一名村子带头人,干的每件事都必须践行党的誓言,牢记总书记金句“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最美坚守,大爱为民,李春江将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誓言。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