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迁西的生动画卷
绿色迁西的生动画卷
唐山向北50公里,就是绿色的迁西。
这里燕山横亘、滦水中流、林木茂密,两次入选“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是当之无愧的唐山后花园。
生态是迁西最大的资源。这片青山绿水间,孕育出板栗、栗蘑等众多驰名中外的特产,素以安全、健康、好营养为人称道。迁西人借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产业支撑、农旅融合”的致富新路。
好生态孕育好产品
好生态是奋斗出来的。30多年前,县委书记与群众一起上山,挖“围山转”,植树造林,让千山披绿;3年前,县四大班子全部深入一线,推进潘大库区网箱养鱼清理,落实河长制,让碧水长清。
板栗是迁西的招牌,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100多年的出口史。历经千百年的传承,迁西人把“靠山吃山”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致,山沟坡脚,到处都种满了板栗。树下也见缝插针,栽植中草药、栗蘑、杂粮,或养些鸡鸭,就连树下的红薯晒成干,也能卖出栗子价!这种“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脚瓜果梨桃”的立体复合栽培系统,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迁西也被评为“中国板栗之乡”“板栗出口基地县”,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板栗公园。
春寒料峭,年节的氛围还没有褪去,迁西人就早早上山,为秋日的丰收而劳作。这些枝条,将被收集起来,粉碎加工成“菌棒”,成为另一项富民产业——迁西栗蘑的培养基。栗蘑仿野生栽培技术,从迁西走向全国,不仅是京津冀餐桌上的珍稀食用菌,还成为云南、江西、四川、重庆等地产业扶贫的好项目。随着栗蘑酱、栗蘑汤、栗蘑多糖等深加工产品的面市,这一产业正迅速壮大,产值已经超过2亿元。
迁西南部,是花果之乡。早春四月,到迁西踏青赏花成为唐山人的一大乐事。杏花满山,桃李芬芳,梨花如雪,京津冀唯一的田园综合体试点——花乡果巷,在花海中迅速成长壮大,梯田酒店正在建设、猕猴桃庄园、油用牡丹基地初具规模,每年接待参观团组 人次。梨花落尽牡丹开,牡丹花去栗花来,沿着迁西的每一条公路徜徉,都是心旷神怡的美景。你可能想不到,这些花花草草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年产50多吨蜂蜜的养蜂产业,也形成了一条以观光采摘为主的富民产业链。依托水杂果产业的“采摘观光大环路”初具规模,成为迁西这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多彩篇章,四季瓜果不断。
好产品催生好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好产品只有走出大山,进入城市的餐桌,才能带动农民增收。迁西县打出一套“创品牌、抓产业、建园区、促融合”的组合拳,助力生态农产品进城,让这些农家特产成为百姓的致富之源。
品牌农业风生水起。县政府通过创品牌、拓市场活动,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板栗、栗蘑、核桃、安梨等产业蓬勃发展,农业总产值达38亿元。县内35家农业龙头企业、300多家农业合作社带结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农业产业化率达到71%。县委、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迁西县山区综合开发意见》等系列文件,每年整合涉农资金2亿元,“补短板,助增收”,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每个乡镇都建立起一个农业园区,形成“1+17”格局。此外,县里还组建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设立鼓励农民“闯市场”专项资金,先后组织“十百千”“百千万”“迁西板栗迁西栗蘑百城百店直营”等系列市场开拓活动,把迁西板栗打入200多个大中城市。
在“迁西板栗研发中心”,科技创新成果初显,小包装板栗仁、板栗窝头、栗蘑素食汤、板栗饮料、板栗酒、栗花香水等深加工产品,成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新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在迁西县农产品检测中心,严格的检测和把关,让迁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以保证,消费者可以放心消费。
九月,是迁西最热闹的季节,蜂拥而至的客商,一个月内将8万吨板栗卖到全国、出口到日韩欧美,老百姓则收获最少10亿元的现金。若不是迁西几届县委县政府几十年如一日,咬定青山不放松,创造出“围山转”造林模式,让千山披绿,板栗成林,便不会有这个座75万亩的“绿色银行”。若不是政府重金打造“迁西板栗”这一区域公共品牌,便不会有2次代表河北省参加世界地理标志大会、行销国内外的迁西板栗产业蓬勃发展。
好产业带来好日子
迁西,有山有水有长城,有花有果有鸟鸣,打好生态牌,抓好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成为迁西人的共识。
农业为旅游增色,旅游为农业增收,乡村振兴的新业态在跨界融合中闪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方向。
政府搭台、经济唱戏。迁西连续多年举办栗花节、梨花节、栗乡之夜文艺展演等活动,近年又先后承办全国库钓大赛、全国公路自行车大赛、京津冀徒步大赛等,将迁西的山水与人文一并展示,让更多人爱上这座精致的山区小城。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新农人队伍成为中坚力量。在全域旅游、全景打造的大背景下,迁西专门成立了迁西县林学会、板栗协会、农业产业协会3大组织,把县内的新农人组织起来,共同成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大幕正在拉开。
在马家沟聊国学,摘大枣;在房车营地、雨花谷看山看水,吃水库鱼;在景忠山下,品香椿、吃火勺;在大刀园里听抗战故事,喝抗战酒;在归巢部落、水墨山庄,住民宿,看星星……
难怪很多外地人呼朋引伴来迁西,摄影、垂钓、骑行、徒步,或徜徉于滦水湾公园、流连于中国板栗博物馆,或行走于原汁原味的明长城,醉心于美食飘香的农家院
一二三产融合,带来了人流,带走了土特产,带火了迁西的乡村,主客共享,经济共荣,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迁西,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好去处!
这里是迁西,我在山水间等你!等你一起看万山青翠、听泉水叮咚,呼吸醉人的空气,感受浓郁的乡情!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