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雷:一直走在创业路上的新农人
贾春雷,男,43岁,汉族,中共党员,迁西县汉儿庄乡杨家峪村人。唐山市归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唐山市有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迁西县春雷家庭农场场主、归巢部落创始人、迁西县仙野鹿业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多年来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农村拔尖人才”、“唐山市劳动模范”、“唐山市创业之星”、“迁西县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创业事迹被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予以报道。2016年,有巢农业与唐山师范学院合作共同承担了河北省科技厅“燕山山区板栗树叶研发与利用项目”,已申报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两项,企业生产技术标准一套,并被评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2017年,春雷家庭农场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示范农场”;2017年,归巢部落在河北省农业厅组织的“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上获得三等奖;仙野鹿业合作社被评为“唐山市市级示范社”。从小家境贫寒的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不断磨砺着自己的意志,也继承了父辈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精神。改变命运、扎根农村、带富乡亲一直是他的梦想,也并因此奉献了二十年的青春。他自比草根,常讲的一句座右铭“我本草根,出于微末、隐于荒野,不求挺立于天,但求根满大地”。
一、 不甘平庸,勇于创业1993年职业高中即将毕业的贾春雷,随班内两位学习优异的同学选择了留校复读,准备参加当年的高考,却因临考前的一纸通知“没有应届生升学指标”,彻底粉碎了他的“铁饭碗”梦。成功的路只有一条吗?答案是否定的!1997年,在县供销社一下属公司工作五年以后的他,工作清闲、收入也还能够自足,但由于不甘心循规蹈矩的生活,毅然选择了辞职回乡创业,开始饲养起梅花鹿,也从而走上了一条布满艰辛的创业之路。“挺住喽!别趴下!”,在那个漫天冷雨的深秋里,一个逐渐坚定的声音充斥着这位年轻人的大脑……。花了6000块钱购买的种公鹿,在拉回家不到两个小时候后意外死亡了,那可是相当于一个壮劳力两年打工的收入啊!最后不得不以羊肉的价格只卖出了几百块钱。也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务正业”、“疯了,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无情的现实击碎了一地的热情!放弃,从新选择?坚持,面对挑战?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强者该做的选择--坚持!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在随后的两年里伤亡和困难接踵而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终于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山区饲养梅花鹿的养殖模式。
2001年他还清所有的外债,梅花鹿也从最初的七只发展到二十只。看到希望和前景的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借款20万,扩大规模!20万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可是天文数字!刚刚还清外债没有积蓄、母亲常年卧病、幼小的孩子….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住一个奋斗者的脚步!银行贷、亲戚借,总算凑够了预算的金额,一座崭新的、标准化鹿场建设起来了、五十余只新购买的优种小鹿也拉回了家,希望的大船又将起航!理想和现实在创业者的经历中有时会是背道而驰的。2004年,初成的种鹿即将生产创造出价值,按当时的价格将是一大笔收入,借款也能偿还过半,然而一场“飓风”席卷了整个中国鹿业,持续近六年的鹿业低谷拉开了大幕。断崖式的价格下落让每一位养鹿户损失惨重。困难和迷茫再一次困扰住这个不甘平庸的年轻人。工人雇不起,自己干;饲料买不起,开荒自己种;兽医用不起,自己学着治……坚持,是每一位创业者必须具有的优良品性!2007年,在苦苦坚持了三年以后,他敏锐的发现了商机,当时的迁西县因为资源经济红红火火,人们对个性化礼品的需求很大,尤其对例如鹿产品这样的山珍野味非常喜爱,因此他开始了从单纯养殖到特色经营的转变,使收入状况逐年好转。2010年为了带动周边养鹿户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增加养殖收入,由他率先发起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养鹿合作社---迁西县仙野鹿业专业合作社。在饲养管理、饲料采购、疾病防治、信息共享、产品回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种草养鹿、“茸肉兼用型”鹿杂交选育等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仙野神鹿商标在三大类商品中成功注册。2013年作为迁西县林下经济典型被央视财经频道予以专题报道。
二、 把握趋势,大胆转型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旅行的需求,乡村旅游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2014年,迁西县旅游局为贾春雷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依托当地特有的板栗产业和自身的鹿产业,发展以板栗树屋为特色的乡村旅游。2015年,一栋别具风格的树屋树立在了中国板栗第一村的茫茫林海之中,立刻引来游客和周边百姓的极大关注,但从一个养殖企业转型到乡村旅游谈何容易!没有定位、没有客源、更没有规划设计和商业模式,这一切都需从头开始。更大的挑战和困难却激发了他永不服输的斗志。通过走访学习、向专家求教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经过三年的发展终于有了初步规模。归巢部落是一个以板栗树屋为特色、以全方位体验栗乡文化为主题、以乡村旅游为入口、以共享理念为原则的乡村旅游服务平台。
为城市中青年家庭营造一个体验栗乡风情的亲子休闲之地;为当地提供一条解决板栗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难的途径。依托当地板栗产业支撑和国家板栗公园核心区的优势,通过对板栗文化、养生文化、鹿文化和有巢氏“构木为巢”的人文历史的挖掘和提炼,以图文并茂、实物场景呈现等多种形式,形成特有的归巢文化,在建筑、装饰、环境打造、餐饮、用具等方面全方位体现出来。通过乡村旅游真正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循环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利用互联网打造线上农特产品销售、线下产区体验的新模式;通过对归巢文化的提炼、品牌的树立和打造,最终将归巢部落打造成为京津唐地区著名的乡旅品牌。只有做到,才能被看到!通过几年的发展,归巢部落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也得到了京津唐地区游客的好评。今年,国家板栗公园核心区落户本村,部落也被确定为一个功能区,这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2017年,归巢部落接待游客2.2万人次,销售收入280万元。
三、 学而善用,造福家乡学习,是创业者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力!从创业伊始,贾春雷就将学习放在首要位置。98年的养鹿想法,就是源于在北京创业期间经常购买报刊杂志时看到的一则报道。从一无所知到行家里手;从基础养殖到乡村旅游;从无名小店到品牌名地,每一次的成长无不得益于勤奋的学习。他的学习方法最多用的有四种,看书、走访、求教和参加各种行业内的交流活动,多年来也因此花费了很大的财力和时间。2017年就发生一件很有代表性的事情,为了能学习企业转型升级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商业模式构建、股权融资等方面知识,他把留作换车的大部分钱拿出交了学费……他经常对自己的子女说“追求永远大于享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机遇总是留给做足准备的人!学而善用方为正道!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自己有多少财富,而是要看他有能力帮助多少人。
贾春雷是土生土长的栗乡人,对于家乡的热爱,是融进骨子里的一种情怀!能看到家乡一点一滴的变化、父老乡亲能多收入一些就会幸福不已,因此在回乡创业的二十年间真真切切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养鹿以来所有粪便都免费提供给乡亲做为肥料,从来没收过一分钱,粗略算来价值也得几十万元;自费十多万元修桥铺路,即完善了园区道路也方便百姓生产;做为县妇联、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的培训基地和县林下经济典型,每年接待近五千人次的到访和学习;归巢部落为当地传统农家乐改造升级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几年开展的林业废弃物(板栗树叶)的研发与利用项目,更为当地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板栗树叶做为当地大宗的农林废弃物,一直以来是栗农和政府都头痛的难题,每年因焚烧引起的火灾占发生率的绝大多数,同时还造成环境污染和不同程度的树木损毁,怎样处理一直没有科学的方式。经过贾春雷的多年观察和实践,发现板栗树叶却是非常好的草食动物粗饲料,经过几次检测,结果显示其粗蛋白含量7—8%之间,是玉米秸秆的三倍左右,且富含单宁成分,对鹿科动物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因此开发利用板栗树叶意义巨大。2016年,他与唐山师范学院合作,在成分检测、收集方式、加工工艺、产品形式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已取得重大进展。
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同的人看不同的世界!在贾春雷的眼里,未来中国农村一片蓝海!将是有志青年创业创新的最佳舞台。十九大中提到的一系列针对农业农村的惠农政策,都将是创业者的动力之源。不忘改变命运、带富家乡的初心,他将通过土地入股赚股金、园区就业赚薪金、土地流转赚租金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和整合闲置的房屋、果树、生产资料、生活用具、农闲的时间等过剩资源,引领周边群众进入到乡村旅游这个黄金行业中来,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归巢部落将打造成为一个城市与农村沟通的桥梁、闲置与需求之间有效结合的共享平台、有梦者尽情创造的舞台、栗乡增收的新引擎......中国农业的美好未来,需要一大批有情怀的新农人共同努力!贾春雷,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