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迁西打好“三张牌”实现新突破

    开栏的话: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我市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一年。着眼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科学把握市情市力,市委集中方方面面的意见,决定把今年确定为“高质量发展突破年”。刚刚闭幕的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全力推进生态唐山、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一港双城”、港口和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教育和医疗康养高地建设“十个新突破”,朝着“三个努力建成”“两个率先”目标加速前进。任务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是全力以赴抓好落实。本报从今天起,推出“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突破”专栏,深入报道各地各部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森林覆盖率达63.5%,居全省第二位,相继摘得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国家级园林县城、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国家森林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县城等多项殊荣,境内蓝绿空间占比高达90%,生态优势无法比拟、得天独厚。

  景忠山、凤凰山奇峰独秀,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碧波荡漾,灵山秀水吸引了各地游客观光,争取到了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等一批国家级产业试点,打造“国际长城徒步旅游目的地、中国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京津冀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大有可为、前景无限。

  全国500强企业——津西钢铁集团累计纳税超200亿元,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超2万人,成功收购世界第四大EDA软件公司,控股北京赛博思建筑设计公司,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吹响了进军世界500强的奋进号角。

  这就是迁西县,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聚焦实力、秀美、幸福迁西建设,狠抓十项重点工作,经济社会 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9年,我们将打好‘生态、文旅、津西’三张优势牌,实现‘生态建设、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棚户区改造、民营企业转型攻坚、康养教育医疗高地建设、乡村振兴’六大新突破,奋力开创新时代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在刚刚召开的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体会议上,县委书记李建忠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河道整治生态修复为重点,在生态迁西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由长河整治向全域整治拓展,将整治范围由长河拓展至境内滦河、洒河、清河、横河等所有河流,由清理整治长河沿岸82家企业拓展到全县470家选厂,确保今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由河内整治向河外整治拓展,凡是入河水质不达标的排水口、排污口一律封堵,并倒查企业责任。同时,着力整治河道周边畜禽养殖,在河道及沿岸划定禁养区,对涉及到的畜禽养殖场进行全部清理,严防废水汇入河道。由河道整治向全域治水拓展,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实施河道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水源涵养及供水、水库除险加固、沿河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工程,确保潘大水库和滦河出境口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县城新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由单项治理向综合治理拓展,深入开展露天矿山专项整治,关闭取缔违法违规采矿矿山。实施矿山修复绿化,坚决打击经济林侵占破坏生态林行为。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散乱污”企业出清、机动车污染治理、矿山治理等6个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利剑斩污”专项行动,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由生态治理向产业转型拓展,统筹打好传统产业优布局、提品质、延链条、治污染的组合拳,以环境容量刚性约束倒逼高能耗、高排放产业退出市场。

  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力争全年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8%、23%。推动文旅融合规划水平、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旅游项目四个大提升。把全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完成县城游客集散中心项目,推动景区景点游客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改造部分乡村旅游设施,建设乡村游客接待中心,建成“游客集散中心+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乡村游客接待中心”游客接待体系。持续改造提升凤凰山、景忠山、青山关等核心景区,高标准建设国家板栗公园,年内力争打造2个国家4A级景区和2个国家3A级景区,加快推进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全国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示范样板。办好栗花节等系列活动,持续宣传推介迁西,擦亮“诗意山水、画境栗乡”的迁西名片。结合河道治理生态修复,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重点包装、招商引资,真正把迁西河道打造成景观河、旅游带。

  以建设山水生态名城为引领,在棚户区改造上实现新突破。实施一个好的棚改模式,采取政企合作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连片成方、合理布局”,引进有实力的央企国企,加快推动城区棚户区改造,年内腾空整理土地2000亩以上,为启动建设回迁安置房提供保障。同步规划建设高水平的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完成中心城区5500户的棚改任务,努力打造成为民生工程、暖心工程。同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水平,结合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提高规划的可行性、落地性。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全面清理闲置用地,提速商业开发。加快推进北岸污水厂、供热中继泵站建设,积极妥善做好北岸新区回迁安置,让过渡居民、回迁群众看到希望、早日回迁。抓好城市生态修复,坚持治气、治水、治尘三管齐下,最大限度实现“以克论净”,实施“一环四线”绿化行动,确保供水、供热、供气等公共基础设施安全、稳定、优质。常态化开展省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确保2020年通过验收。

  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目标,在民营企业转型攻坚上实现新突破。全力推动民营企业向精品钢铁产业、钢结构建筑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价值链高端发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社会服务业等领域延伸,力争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40家。加快转型攻坚的平台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转型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在园区发展,力争园区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以上。创优转型攻坚的营商环境,落实领导干部包联帮扶责任制,实施非主审要件“容缺后补”、“最多跑一次”、一线审批等改革新举措,全县企业开办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000家以上。

  以改善民生福祉为根本,在建设康养教育医疗高地上实现新突破。实施教育振兴计划,以平安学校建设、师资培训、提升学校基础设施水平和学前教育供给能力为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加快推进第四中学、第六小学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彻底消除“超大班额”。培育健康养老产业,充分发挥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百佳深呼吸小城等特色优势,大力推进医疗康养产业发展,打响“健康迁西、康养圣地”品牌;积极发展“大养老+小医疗”“大医疗+小养老”“医疗养老并重”“分散养老+医疗网络”等医养结合模式,加快服务载体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健康养老产业、公私共建高水平康养院,构建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医疗康养产业体系和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康养服务机构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推进中医院改扩建和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工程,支持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康力医院、济德医院引进京津唐优质医疗资源,启动爱尔眼科医院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所)医疗提升行动,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为抓手,在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产业、医疗、就业、教育等扶贫措施,建立防贫机制,确保全县剩余的49户82人年内全部脱贫。充分发挥板栗、栗蘑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放大板栗、栗蘑等特色产品效益,持续推进林下经济开发上档次。加大新型主体培育力度,扶持巨人岛、盛益隆、众德、胡子工贸等龙头企业及农业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推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国家试点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为突破口,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行户清理、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以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为核心,打造1个示范区、10个示范村、80个提升村。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探索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资产要素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为活跃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建晨网站建设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
  • 会员